来源:本站 时间:2020-03-31
一、基本信息
序号 |
类别 |
描述 |
1 |
特征特性 |
果长条形,叶柄及花梗均被6-8-(10)分枝,平贴或具短柄的星状绒毛,果皮果肉皆为白色。 |
2 |
种植场地 |
适合保护地、室内花盆栽培 |
3 |
播种温度 |
20-30℃ |
4 |
生长适温 |
20-30℃ |
5 |
栽培要点 |
营养土用五氯硝基苯和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和防虫;营养土的配制以无病田土(豆茬或小麦茬)和腐熟的牛马粪配制最佳,土和粪的比例为8:2;将种子置于55-60℃温水中。不断搅拌至水温30℃,然后浸泡2小时。取出种子稍加风干,置于200毫克/公斤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催芽。 |
6 |
种植难度 |
较低 |
7 |
发芽率 |
〉85% |
二、种子种植流程
1.生长发育
生长发育可分为三个时期,即发芽、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。
序号 |
过程 |
描述 |
1 |
发芽期 |
为了促进发芽,要进行种子处理,即用70℃温水烫种15分钟要不断的搅拌,然后放入30℃的温水中浸种10-12小时,再放在20-30℃的温箱中变温催芽。若不催芽,可提前10天播种。点播覆土厚度1-2厘米,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,营养钵的大小为9×9厘米为宜,营养钵要摆放整齐,相互要挤紧,为预防低温。 |
2 |
幼苗期 |
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现蕾,约需50~60天,幼苗期同时进行营养器官分化和生殖器官生长。4叶前以营养生长为主,但苗期生长量的95%是在4叶期以后完成的。4叶后开时开始花芽分化,到7~8片真叶展开时,幼苗已现蕾,四门斗的花芽已分化完毕。一般一个花序只着生一朵花,且基本为长柱花,可以正常授粉坐果。一个花序着生多个花朵时,最早开放的往往为长柱花,短柱花多不能授粉、结实。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,温度稍低些时,虽然花芽分化略为推迟,但分化的长柱花居多;反之,则中柱花、短柱花的比率增多。所以,苗期以日温25℃左右、夜温15~20℃较为适宜。 |
3 |
开花结果期 |
从茄子现蕾到拉秧为结果期。需要经历现蕾-露瓣-凋瓣-开花-瞪眼-商品成熟-生理成熟7个时期,茄子生育期长,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。施肥应以氮磷钾为主,配施钙镁硼铁锌等中微量元素。茄子生长初期,应以氮为主,以促进茎叶生长;开花期多施磷、钙肥,有利涵养花蕾、提早结果;结果期需要肥料多,充足的钾肥有利果实膨大、提高产量。白天25~30℃,夜间15~20℃,15℃以下果实生长缓慢,10℃以下生长停顿。 |
2.育苗
序号 |
过程 |
描述 |
1 |
配置 营养土 |
营养土用五氯硝基苯和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和防虫。营养土的配制以无病田土(豆茬或小麦茬)和腐熟的牛马粪配制最佳,土和粪的比例为8:2。 |
2 |
浸种 消毒 |
用70℃温水烫种15分钟要不断的搅拌,然后放入30℃的温水中浸种10-12小时。 |
3 |
催芽 |
将经过浸种消毒处理的种子放在20-30℃的温箱中变温催芽,若不催芽,可提前10天播种,点播覆土厚度1-2厘米,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,营养钵的大小为9×9厘米为宜。 |
4 |
播种 |
温床播种,塑料薄膜保温育苗,温床以25℃为标准,先用凉水拌湿种子,倒入70℃热水,边倒边搅,待降温至30℃,浸种16小时,保温25-30℃,配制营养土,浇透底水,盖薄层细土。 |
5 |
苗期 管理 |
应注意保温、通风、间苗、覆土及增加光照,同时注意床土水分的管理。 |
3.定植后的管理
序号 |
类别 |
描述 |
1 |
温湿度管理 |
为喜温型果菜,生长适宜温度为22~30℃,结果期的最适温度为白天25~30℃,夜间15~20℃15~25 ℃。对水分要求较多,空气相对湿度以45~50%为宜,坐果后要保持土壤湿润。 |
2 |
水肥 管理 |
种植前:施足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作基肥;生长期发现缺磷,用0.2%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.5%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;注意薄施勤施。 苗蔓期:开花前视苗情及叶色进行施肥,一般采用水肥提苗,按每亩土施平衡型复合肥40kg+尿素5kg兑水100倍后淋施浓度。 花果期:头花定果后,追施壮果肥,注意追施磷、钾肥及钙肥,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。进入盛果期后,每15~20天浇1次水肥。 |
3 |
植株 调整 |
摘除根茄以下的侧枝,以免枝叶过多,消耗养分; 摘叶:摘叶可以通风透光,减少下部老叶对营养物质的无效消耗,植株封行后,及时把病叶、老叶、黄叶和过密的叶摘去; 剪枝:茄子是双杈分枝作物,一般双干整枝,即对茄以上留两个枝条,每枝留一个茄,每层留两个茄。每级发出的侧枝在茄子长到一半大时留2-3片叶摘心; 疏果:及时把发育不良的幼果、畸形果和病果摘去。
|
三、病虫害管理
序号 |
名称 |
描述 |
防治方法 |
1 |
猝倒病 |
在苗期发生,幼苗近土表基部水渍状,后缩成线状,子叶未凋萎,苗已倒伏地表。 |
1. 栽培上除注意多通风、透光、少浇水; 2. 58%瑞毒霉800-1000倍,扑海因1500倍,72.2%普力克600倍。 |
2 |
褐纹病 |
叶片病斑始为水渍状小点,逐渐发展成褐色轮纹,边缘灰白色上生小黑点,茎上病斑呈菱形,果实上病斑也呈轮生小黑点,病处由黄变褐。 |
1. 加强通风透光、降低群体湿度; 2. 扑海因1500倍,47%加瑞农600倍,70%甲基托布津600倍,50%多菌灵600倍、64%杀毒矾或58%雷多米尔(甲霜灵·锰锌)1000倍。 |
3 |
绵疫病 |
果实发病后出现水渍状圆形病斑,后变褐凹陷,有时密生绵毛状白霉,最后腐烂脱落。 |
1. 将病枝摘除,通风避光进行防治; 2. 68%烯酰吗啉、锰锌1500倍、扑海因1500倍,72.2%普力克400-600倍,72%克露600倍,58%雷多米尔(甲霜灵·锰锌)1000倍。 |
4 |
黄萎病 |
多在坐果后发生症状,由植株下中部出现症状,发病初期,在晴天时萎蔫,早晚恢复,病重后不再恢复。有的从一侧枝叶变黄,辟开病根、茎、分枝,维管束变黑褐色。 |
发病初期可选用77%可杀得800倍、50%多菌灵500倍、90%恶霉灵2000倍液灌根,10天一次,连续2-3次,严重的要将病株拔除,在拔出处撒生石灰进行杀菌处理,防止病菌借助浇水传播。 |